世界博览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展示新技术的平台。让我们看看2010年的上海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资源循环
除了收集阳光、利用雨水之外,德国、芬兰等国家的展馆都使用了可降解和回收的材料,世博会过后,它们可以非常方便地拆除,甚至由此“人间蒸发”。
“卧蚕”造型的日本馆,拥有巨大的半圆穹顶,装置了含有太阳能发电的外膜,同时,馆体具备采光、收集雨水功能。不仅是单个场馆,整个世博园区都将“与环境共生”作为重要概念。世博轴上的6个35米高的“阳光谷”它不仅仅长得漂亮,还将阳光、空气、雨水引入世博场馆的地下空间。净化后的雨水可用做立面、厕所的冲洗。
世博轴坐拥黄浦江,利用江水作为冷源的热泵以及地热热泵,来为空调提供冷热源。世博轴的空气调节系统中,自来水替代率达到50%以上。而在2010年之后,多数世博场馆将被拆除,许多场馆都采用了可回收的材料来搭造“临时建筑”,比如德国馆外墙用的1.2万平方米革新性建筑布料,可改制成小块遮阳罩,甚至提包。而芬兰馆外部16米高的红色帷幕主要由大豆纤维发酵制成,既能发电,还能天然降解,属于纯天然的蛋白质材料。
新能源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太阳能光伏电池最大的生产国,但显然它在国内的推广力度还不够。世博园内广泛应用的太阳能电池未来一定会出现在中国的许多城市。
坐飞机从空中俯瞰世博园区,会发现世博轴上的永久型场馆都是亮晶晶一片。这不是景观设计,而是太阳能光伏片组件。据了解,主题馆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系统规模可达2.5兆瓦,将是中国国内单体建筑上最大容量的并网系统。加上中国馆的太阳能电站,两站总发电量可达260万千瓦时,年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约2550吨。而世博中心、南市电厂和沪上生态家等场馆也都将建立太阳能发电系统。
世博会不仅要实现“最大”,还把太阳能应用技术也实践了个遍。路灯、草坪灯、电子显示屏,甚至雕塑、喷泉、游船都将以太阳能为能源。在一片亮晶晶中,你还会发现由管状容器组成的“加氢站”,它取代了传统的汽车加油站。届时,园区内的电动车都将以氢气作为能源,没有明火、没有污染。不过,由于氢气和太阳能使用成本仍旧偏高,可能无法在世博园区外广泛应用,园区内仍是一幅未来图景。
世博园区还将拥有一个独立的能源中心,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发电。常规做法中,发电所产生的余热会被浪费,而该电厂将利用余热向世博园区提供二次动力。比如发电产生的蒸汽将用来为展馆的空调提供马力,所剩热量能加热场馆管道中的水,供日常使用。工程师会为热能的递减制定优化使用路线,务必做到物尽其用。
这样看来无论是世博园内所适用的电器,还是在世博园内行驶的汽车,它们都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在气候日益变暖的今天,世博园为整个中国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都作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