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访了广东省内的多家冷库,并与行内的许多冷库专家进行了访谈,对广东省冷库目前的市场情况进行了调研。希望籍此把行内的一些成功经验以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大家探讨一下。广东省现有冷库超过63万吨,主要的大部份分布于广州、深圳、汕头、江门等几大城市。其中的20万吨左右冷库于九十年代之前修建,主要作为储存物资的调配性冷库,而且当时以高温库为主(后来部分调整改造为低温库)。
纵观整个市场,目前广东省冷库是“饱和”与“不饱和”共存的局面。具体来说,就是从绝对的“量”上来看,冷库的供给量要大于需求;但从相对的“质”上来看,性能优良的冷库供应量还不能满足市场对此的需求量。
我们在调研之中,就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差别:有些冷库就车水马龙、货如轮转;有些冷库就冷冷清清、货物稀疏。那些运作得比较好的企业都有一些共同特征:第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交通配套。如黄埔的澳联、山力等几大冷库就是处于公路、码头、铁路的交汇点,它们的优势开始于建库的第一步——成功的选址;第二,临近庞大的批发交易市场。传统冷库很大一部分大都是作为市场的配套设施而存在的,这也是这些冷库初期成功的有利条件。像广弘冷库、广州果菜贸易储运分公司以及深圳成业冷库等都是紧靠附近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向它们提供仓储服务为主。成功非饶幸,既有外部的优势,更离不开企业本身的努力。一些新建的冷库采用高标准进入,引进国外先进的冷库设备,并在管理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利用信息化管理构筑现代冷库,为企业在降低运作成本的同时提高运作效率。而另外一些建成得比较早的企业,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库房适当的调整和改造,引进微机管理,以更加适应市场的变化。如果资金有限,即使没有能力对冷库进行“大手术”,局部的调整修复也是很有必要的,如将单一功能库改造为可调温库,增加经营的灵活性等。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深圳的成业冷库。其过去一层全是高温库,而低温库在七层,这样一来,需要低温保存的食品卸车后要通过电梯运上楼,会损失掉不少冷冻时间。考虑到要保证低温冷藏的食品不变质,企业投入了十几万将一层的高温库改造成了低温库,以便于低温食品卸车后直接可以进入低温冷库及时冷藏。这些成功的经验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但是,目前冷库市场的整体情况都不是非常理想,这里面有着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内因既有企业本身的原因,也跟经营者的态度与能力有关。不能否认,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国企改革会使原来属于各地商业局食品集团的冷库向市场转轨,产生诸多不适应。再有的是很多老企业的包袱异常沉重,根本无力对原有冷库进行投入改造,只能靠吃“老本”,艰难度日。在访谈之中我们发现,虽然面对着同样困难的市场环境,但各个单位的领导者的态度却相差甚远,而这对企业的经营又有着巨大的影响。有些企业的经营者自嘲说“冷库绝对是一个‘夕阳行业’”,认为冷库在目前市场环境中已经退为可有可无的地位;但有另外的一些行家却是抱有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认为“虽然冷库目前处于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但其作用一定是越来越重要的”,只要以市场为导向,敢于对企业进行整改,就一定会有发展空间的。而持有后者观念者的企业往往是发展势头比较好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的领导人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至于外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缺乏对口管理单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没规划——城市经济发展后,总体建设规划跟不上,冷库的分布不合理;没规矩——对于冷库的建造标准、技术要求、安全卫生问题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指导——政府对冷冻行业的引导扶持力度不够,有问题无处咨询;没支持——冷库和冻品经营者自身力量单薄,无力整合市场资源,不能做强做大。说白一句就是“没人管”,放任自流,任其在市场中自我筛选发展,不行就淘汰出局。这样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也许真的能优化市场资源,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但这个时间会有多长、代价将有多大,谁都不能预料。因此,为把这一问题带来的社会损失降到最低,政府对于冷库监管应该是责无旁贷的,必须指定有关部门,解决这个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发展历史看到,冷库作为食品安全经营的重要环节,其地位与作用定必日益加强。“市场支撑+交通配套+经济腹地”,这是冷库发展的外围环境,广东的很多大城市都具备了这些条件。只要政府、企业等各方齐心努力,给予其应有的关注,我们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广东冷库发展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