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改变世界的能源”,这是近日在印尼巴厘岛举办的2010年世界地热大会的主题。出乎很多人意料,大会发布的权威信息表明,中国已成为全球利用热能量最大的国家,世界排名第一;美国则占据了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全球第一的位置。
作为一种新的清洁能源,地热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其中,地源热泵因为其节能减排优势,已先行在北美、欧洲和中国广泛利用,目前,世界地源热泵应用的前5个国家是美国、中国、瑞典、挪威和德国。
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和永久性保留建筑物——世博轴,采用的就是中国目前最大规模应用地源热泵和江水源热泵技术的中央空调。也正是基于此类技术创新,世博轴整体设计还获得了亚洲国际地产投资与开发博览会的“最佳城市综合体奖”。与此同时,外资巨头已悄然进入中国,抢滩国内潜力巨大的地热市场。
地热大会盛况空前
世界地热大会是由国际地热协会主办的,每5年举办一次。今年有85个国家和2500名与会者,是历史最大规模;同时,大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世界地热利用、尤其是地源热泵的利用,今年也达到了历史最大规模,例如,2009年世界地热直接利用的总设备容量,比上届世界地热大会公布的2004年数据增长了78.9%; 2009年世界地热直接利用的能量则比2004年增长了60.2%。
今年的世界地热大会,发布了多个以国家为主体的地热排行榜,排行榜显示,地热利用发展较快的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
“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排行榜上前十名分别是:美国、菲律宾、印尼、墨西哥、意大利、冰岛、新西兰、日本、萨尔瓦多、肯尼亚。其中,印尼近5年发展迅速,排名从2005年的第四位升为第三位。
另一个排行榜上则是中国夺得头魁。“利用热能量”的世界排名前十位是:中国、美国、瑞典、土耳其、日本、挪威、冰岛、法国、德国和荷兰。
大会发布的地源热泵的有关数据,引发了业内高度关注。由于地源热泵的节能、减排优势已被广泛认知和普及,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地源热泵的增长已远远超过了地热直接利用和高温地热发电的发展速度:2009年,地源热泵的年利用能量达到了214782TJ (1012焦耳),比2005年增长了2.45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19.7%;地源热泵的设备容量,5年间增长了2.29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8.0%。
上海世博轴“暗藏”地源热泵
中国的地热技术和地源热泵利用虽然全球领先,但在国内的知名度和普及面远远不够。很多人还是通过上海世博会才获知或了解到地热和地源热泵的。
上海世博会以广泛利用新能源、体现环保概念著称,其永久性保留的标志性建筑——世博轴,空调系统采用的就是地热技术,这也是国内首次最大规模地应用地源热泵和江水源热泵技术的中央空调。
世博轴的中央空调,从外表看,既没有外机,也没有室外锅炉房,更不像传统中央空调消耗大量的电能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与普通空调相比,世博轴可谓最“深藏不露”:南北跨度1045米、东西宽度110米,近25万平方米的半开放式超大空间里看不到任何空调装置,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末端出风口与整个建筑融为一体,自然和谐,一切都在地下悄然运转。
“这一技术是由中国人自主研发设计的。”承建世博轴“绿色中央空调系统”的是北京市华清地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清地热”),公司总经理陈燕民告诉记者,世博轴是江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第一次大规模的结合,在世博轴桩基及底板下铺设了700公里长的管道,使地源热泵和江水源热泵两大系统形成了贯穿轴线的“绿色空调”。每小时有1200吨黄浦江水通过热泵成为空调冷却水,处理后再排回江中,比传统中央空调节能30%以上,每天可省电1万度,可提高制冷效率7%。世博轴的地热技术充分体现了世博会低碳、节能的宗旨。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曾采用过地热技术。当时,华清地热成功设计了“城市再生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将城市污水源作为奥运村夏季制冷、冬天供暖的主要介质,实现了能源利用的多元化。
陈燕民说,其实我国的地热资源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已经被开发利用。华清地热自己的办公楼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利用地热供暖,是当时北京市第一个地热供暖示范工程,现在依然运转良好。他认为,地热资源具有本土化、可持续和可再生等特点,许多国家正是通过地热的利用而减少了对进口燃料的依赖,替代了化石燃料能源,这些国家还因此减少了颗粒物和温室气体等污染。
作为新能源,地热技术正在不断推广利用。北京市能源规划和地热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本市利用浅层地温能面积要达到3500多万平方米,对于采用热泵系统供暖的各类项目,政府还提供每平方米30元到50元的补助。
外资来了
“在欧洲,人们已经普遍接受地热这种可靠的能源供应以及全新的、舒适的生活方式,能源企业发展态势也非常好。”瑞士乔治费歇尔集团管路系统总裁派切罗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8月14日,乔治费歇尔集团管路系统工厂在北京通州区落成,专门用于生产冷热水装置与供暖地暖系统的建筑技术系统。这是该集团在华开设的第10家企业。
派切罗瑞告诉记者,国外利用地热取暖的技术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距离现在已经有90年的历史了。目前,欧美国家都将地热列为优先开发利用的替代型能源,如冰岛85%的住宅都利用地热供暖。
“地热取暖对于技术的要求并不高,无非是管道铺设和热泵排水系统的设计。我认为目前中国的技术水平和国外没有什么差别。”派切罗瑞向记者表示,他非常看好中国这个新兴市场,新工厂之所以选择北京,就是因为中国北方地热资源丰富,便于公司向民用领域进军。
而陈燕民则担心这些外资抢滩会给本土脆弱的地热企业带来业内大洗牌,因为中国的地热开发技术虽然达到了国际水平,但民众普遍缺乏兴趣,地热企业除了研发推广之外,还要对民众进行宣传和普及地热知识,道路可谓艰辛。随着未来外资企业更广泛地进入中国地热市场,他们资金上的优势将对中国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但他也相信,面对越来越开放的地热市场,比如世博会的项目竞标,中国的企业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在项目的实施和运作过程中,不断地与上游供应商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最终实现应对不同项目的二次创新。因此,面对外资抢滩中国市场,本土企业也不必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