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又是一个吉祥而又喜庆的龙年,格力的增发举措也大有龙行天下之势,当行业竞争对手迫于利润压力不得不以裁员来实现收缩战略的时候,格力却正以产能扩张的方式来强化自己的战略布局。
1月11日,格力电器的增发公告显示,公司拟以17.16元/股的价格,公开增发不超过2.5亿股,募集资金额不超过32.6亿元。此次募集资金拟投资于总部商用空调技改扩产、武汉商用空调建设、郑州家用空调建设、年产600万台新型节能环保家用空调压缩机及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改造建设五个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投资产能扩张项目,还是进军上游核心关键部件,亦或向制冷产业链进行延伸,包括其一以贯之的对研发的投入与重视,都显示了公司在空调主业上强化战略布局的意图,并与人们对2012年经济环境的低迷预期形成强烈对比。
那么,是什么因素支持了格力此番的战略决策,面对2012,格力又有着怎样的战略目标呢?
可持续发展策略下的优良业绩
如果仔细研究格力,你会发现,格力历史上的每一个决策都不是单独而行的,它们总是层层关连,一气呵成,并从中展现出格力所独有的立足长远与稳步推进的方式方法。无论是自建渠道,还是坚持自主研发持续创新,以及对人才的专注培养,格力都是十年如一日,实践着一种可持续性的战略布局。
事实上,从格力电器几乎从不用“空降兵”以及公司100多位从基层打拼上来的中高层领导干部来看,格力十年磨一剑,砥砺出芳华的耐力与魄力就可见一斑。
进一步来看,格力电器2011年的业绩是最好的证明,2011年年中,在家电政策拐点即将到来,不少家电企业业绩变脸之际,格力交出了家电企业最为完美的一份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2.39亿元,同比增长60.0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2.08亿元,同比增长40.37%;每股收益0.78元,同比增长40.37%。超越了此前空调子行业上半年增速超30%的预测。
接下来,2011年第三季报显示,格力电器1-9月份营业总收入640.75亿元,同比增长44.65%,比2010年全年的608亿元高出32亿元;净利润37.73亿元,同比增长30.53%,基本每股收益1.34元,同比增长30.54%。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38.35亿元,同比增长24.46%;净利润15.65亿元,同比增长18.79%,继续保持快速、稳健发展态势,行业龙头地位更加巩固。
目前,包括格力电器在内的各家电企业的第四季度收入情况及最终年报还没有出来,单从前三季度进行对比,美的电器前三季度冰箱、空调、洗衣机共实现营业总收入818.78 亿元,净利润却只有 28.80 亿元,在营收超过格力178亿的同时,净利润却比格力低近9个亿。
分析人士指出:“盈利能力的差异是造成格力与美的不同战略决策的主要原因,美的盈利能力受限,尤其在私人资本介入之后,不得不转求利润率的增长,而格力稳打稳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此时显示出张力与爆发力,形成了对资金与产能扩张的需求。”
2011财报及政策预期 暗示产能扩张需求
的确,从第三季度财报来看,格力第三季度末存货相对格力半年末仅增加5.54%,由占营业收入的30.45%降低到20.22%,结合格力电器“在建工程”第三季度末较第二季度末增长了65.17%。按照通常的理解,如果存货占营业收入比的降低是因为对未来市场悲观的预期从而降低库存的话,则不应该继续扩大产能,或者至少应该缓建,格力“在建工程”项的增长,意味着格力电器的产能极其紧张,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不仅如此,格力高达30%的净资产收益率背后,主要取决于长期占用上下游企业的免息资金,用别人的钱给自己赚钱,这体现了格力产品的热销程度。格力三季报的亮点在于预收款达到了230亿,比半年报增加了将近165亿,这意味着格力的产品仍然热销。
此外,从政策预期的角度来看,未来财政刺激政策如果取消,虽然可能会对格力电器短期业绩产生影响,但从更大的层面来看,则有助于格力蚕食三线厂商市场份额,从这一角度来看,格力扩大产能亦是有备之举。
格力电器预计,募投项目达产后,每年将合计贡献71.06亿元合并报表口径销售收入,实现约10.13亿元净利润,其中商用空调项目将每年合计产生32.61亿元销售收入并实现4.82亿元净利润。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格力电器本次增发的募投方向除了扩张产能之外,降低人力和物流成本,继续在节能环保路线上进行深度研发也暗示了其战略布局的深远。
根据格力电器的公告,年产600万台新型节能环保家用空调压缩机项目将建设在合肥,为公司布局在合肥、重庆、郑州等中西部地区的空调生产基地提供重要配套部件,该项目实施后将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更重要的,2011年格力电器处于行业发展的最好时期,经营利润率保持高位,但未来格力电器净利润能否保持增长则取决于原料价格以及空调定价能力,而原料价格无法把握,因此是否继续保持技术优势成为格力能否战胜对手的关键因素。格力此次30多亿募资一部分用于加大对研发的股入,可视为继续奠定行业技术领先地位的战略。
稳中求进 甩开对手
曾有经济学家表示:越是经济的低迷期,往往越是锻造企业内功的时期,更是帮助企业远远甩开竞争对手有利的窗口期。
面对2012低迷的经济预期,尽管行业形势看上去很严峻,但格力十年磨一剑的光芒恰恰在此时开始绽放。其“稳中求进,以进求稳”的态势渐渐显示出了一个积蕴深厚的空调业霸主在面对危情时的从容风范。
有意思的是,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曾多次在媒体面前强调格力单品的利润率,在她看来,国内没有一个品牌的利润率可以与格力媲美,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其背后却意蕴深远,因为正是单品利润率仅其它竞争对手,才使得格力在渠道方面有着强势的话语权。当然,其单品利润率的提升又与其技术的领先呼应。
因此,业内人士在分析对比格力与美的时,常常把格力归为技术与渠道驱动型,而把美的归属于营销与并购驱动型,从营销来看,容易受政策环境和大经济周期的影响,而从并购角度来看,全球2/3以上的并购为不成功案例,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而反观格力的战略,董明珠强调格力不走并购路线,为的就是公司的稳健成长。这句话放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来看,与20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稳中求进”似乎有不谋而合的味道。
展望未来,董明珠表示,“格力要实现产业升级,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产业责任。在‘十二五’末,我们将实现年税收达到100亿。”这意味着,如果按照目前的利润率来看,格力未来的营收与利润将远远的甩开竞争对手。
事实上,就在格力电器增发公告发出不久,包括兴业证券、广发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增色分别给予了公司“推荐”和“买入”评级。广发证券预计公司11、12、13年摊薄前盈利预测分别为1.88元、2.27元、2.76元,12、13年摊薄后盈利预测分别为2.14元和2.60元,而兴业证券则预计公司 2011-2013 年公开增发摊薄前EPS 分别为1.96 元、2.43 元、2.85 元,摊薄后分别为1.83 元、2.28元、2.67 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增发不但有利于投资者,同时也正是格力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自身战略的工具与手段,可以预期,厚积薄发的格力将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