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消费市场,还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在中国空调业,曾经的老师不仅在规模上远落后于学生,甚至在话语权上也是拱手相让。毫不客气地讲,外资品牌在中国空调市场快速坠落,未来生存堪忧,在利润的滋润与规模的忧虑中只能匍匐前行。
从曾经的市场领导者、产业启蒙者,到如今的孤守地区市场,沦为中国市场的边缘者,20多年来,以三星、LG、三洋、日立、东芝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到底遭遇了哪些瓶颈和困境?又面临着哪些挑战与压力?未来生存空间和市场前景又将如何?
只重利润 生存状况堪忧
全球比较知名的家电企业都曾进军过中国空调市场,不过一些品牌由于对中国市场不服水土,不是半途而废,就是被铩羽而归。至今还在中国市场上活跃的外资品牌也就10多家而已,且规模都不是很大,沦为市场替补者。
目前,中国市场的外资空调品牌可分三类:一是传统家用空调品牌,包括松下、三菱电机、三菱重工、日立、三洋、三星、LG等。这些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早,因当时政策限制,采取与中方合资的形式。第二类是中央空调旗下的品牌,包括大金、欧威尔、东芝等,借助中央空调的影响力进入家用市场。第三类是把品牌交给中国企业来运作,包括伊莱克斯、惠而浦、现代等。美国惠而浦与苏宁采取独家承销合作。瑞典伊莱克斯进入国美首发零售渠道,主攻国内高端市场。韩国现代则是把品牌委托给志高,由志高全权负责。
外资中在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松下,一直在年销售100万台徘徊。LG曾有超百万台的历史,但眼下在中国的表现差强人意。三菱电机近年来发展不错,尤其在经营质量上较突出,但整体规模缺乏突破性增长。多数外资品牌都很难超越年销售50万台的瓶颈。
目前,国内企业在规模上超越外资企业已是不争事实,不少外资品牌已沦落到在中国仅是制造配套基地。在海外市场也面临中国企业的挑战,勉强支撑。
惟独在盈利状况上,外资品牌高于中国企业。尤其是三菱电机、三菱重工、大金的毛利要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一方面是外资品牌的定位高,锁定中国高消费,坚持高品质带来的高溢价。二是外资品牌没有大幅度、大面积地参与国内市场的价格战。不过,亦有人士指出,同样原材料成本,却卖出比中国企业高达数千元的价格,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了利润的掠夺。
不过,目前,外资品牌主要集中在沿海与一二线城市,在内陆省份与边缘区域的渗透力很差。在这种状况下,多数外资品牌甘于现状,或无奈地接受这一现实。
水土不服 规模扩张难行
作为中国空调市场的拓荒者与先行者,外资品牌曾经有过叱咤风云的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日立小凉霸、小凉伴作为普及型产品曾经风靡一时。三菱重工、三菱电机是高品质生活的象征。松下因为以贴近中国市场的营销而迅速为市场接受。LG借世界杯掀起了空调的韩流潮。三星借着高超的工业设计水平而获得的优美外观造型,引领着行业美化外观的新潮流。
外资品牌在中国起步绝对不比国内品牌晚,却在规模、影响力、话语权等方面落后,为什么外资品牌会赢在起跑线、输在竞争途中呢?
一方面,盲目定位限制外企做大的空间。自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就定位于高品质、高消费。既然锁定的消费群体是金字塔顶端的小众,那必然就决定了其规模很难做大。也显示了外企对中国市场不熟悉和不了解的情况下,为追求利润而盲目定位。
另一方面,对中国市场水土不服。首先,外资企业对就中国市场的淡季打款压货模式不适应,只按照自然年度进行淡旺季市场操作,但国内空调销售淡旺季差异明显,国内企业利用政策来缩小淡旺季差别,扩大有效销售的时间周期,外资只能“壁上观”。其次,国内品牌在市场开拓中,会经常利用灵活的市场策略刺激消费,而外资品牌则是墨守成规、年年难变。再者,国内市场渠道相对复杂,一些外资品牌为图操作简便,只采取单一渠道模式,甚至还会采用全国代理、省级代理的方式。比如,三洋空调只与苏宁电器合作,限制了其发展。而三菱电机则全交给代理商操作,不直接面向市场。这种排他性的渠道策略虽然简单,但辐射的市场层面狭窄。
此外,外资品牌相对保守的风格,也丧失了对中国市场政策的利用机会。去年国家实施“节能惠民工程”,政策要求企业先行垫付补贴资金,再根据流程向政府部门申领。很多外资品牌对“先行垫付资金后能否顺利拿到补贴”存有疑虑,或者是担心申领补贴的手续繁琐。因而不愿意轻易冒这个风险,从而错失在这一政策中的市场机会。
轻视中国 外企将自食后果
当前,国内市场在政府刺激内需的背景之下,彰显出需求会出现较全球其他市场更大的空间,给包括外资品牌在内的所有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但外资企业却因为此前的一系列市场定位和操作,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以目前国内市场发展和竞争格局来看,外资品牌要在规模上再赶上国内的格力、美的、志高、奥克斯等企业,几乎已不可能。
不过,外资企业仍可以充分发挥技术与品质优势,在细分市场做深做透。利用自身在压缩机、电控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一定的机会与空间。还有,在市场营销上,外企还要学习借鉴国内企业的快速反应机制,在新品推出速度、款式更新、淡季政策等方面进行升级和转型。
松下:政策摇摆制约规模做大
松下一直是被誉为最贴近中国市场的外资空调品牌。松下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的确显示出作为全球企业的派头,在首次布局时就渗透到国内本土市场的各个层面,不仅一二级市场可以看到松下的活跃,甚至在一些区域的三级市场也可以看到松下的身影。
但松下空调的这种贴近市场的策略,并没有像中国企业那样伴随市场成长而迅速扩大,而是维持在一定量上的徘徊、停滞,以至于落后。是什么原因导致松下空调在中国市场上“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呢?
关键是松下在市场政策上的摇摆。一是产品定位摇摆。早期在中国定位为外资品牌里的相对低价品牌。后来由于国内品牌频繁使用价格战来攻城略地,松下为了寻找差异化,又调整为高端品牌定位。如此反复还不止一次,使松下不仅在市场操作上难以把握,还使得其在渠道代理商中制造了许多混乱。
二是渠道政策多变。松下一直采取区域代理的营销模式,但其对代理商的政策变化太快,使得一些代理商很难适应。2006年以前,松下空调在主要区域都设有中转仓库,为了加强产品计划和节省费用,2006年却取消了中转仓库,结果让众多代理商承担库存风险,丧失了发展的信心。
造成松下空调的政策摇摆的内因,便是日方管理人员在华工作时间设有年限,频繁的高管变化对前期的政策思路没有延续性。
三菱电机:保守策略限制快速突破
近年来,在外资空调持续表现低迷的情况下,三菱电机的表现可圈可点,始终处于上升通道,被誉为增长最稳定的外资品牌。三菱电机能在中国市场稳定增长,一方面是三菱电机的高品质被市场广泛认可,另一方面是三菱电机在中国市场上的精耕细作。
不过,摆在三菱电机面前的瓶颈也很突出,就是如何实现在高品质定位下市场规模的突破。定位高端与扩大规模存在矛盾,定位高端就只能面对消费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部分,而要想迅速扩大占有率就有可能会改变品牌定位,三菱电机的“鱼与熊掌”兼得的理想很难。
去年,三菱电机进行了一系列细化市场的尝试,对江苏的三大代理商的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成立由厂家、代理商共同出资的公司——江苏信凌电器,代表厂家管理江苏市场。另外,三菱电机还在江苏市场成立13家分公司,试点进行带货安装。这些措施都是在尝试进行市场的精耕细作,帮助代理商拆分区域,缩小服务半径,提高服务来提升市场占有率。
三菱电机此举的出发点很好,但目前还只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进行,毕竟试点区域是在消费成熟地区,而中国不同地区在消费能力、消费观念、通路结构的差异很大,能全面推广这一模式的实际操作意义有多大,还值得观察。
大金:借商用人气发力家用有点嫩
大金是中国家用空调市场的一个独行侠。原本大金在家用市场上一文不名,可近几年却悄然崛起,俨然成为家用市场高端机的明星。
活跃在中央空调市场上的大金空调,其凭借变频多联机的技术优势与独特的营销模式,在近几年超越了约克、开利、特灵等欧美品牌,成为中国市场中央空调第一品牌。大金空调在中央空调市场纵横捭阖之际,又把触角伸向了家用市场。不过以目前大金空调在家用市场的份额看,其影响力还远不及家用市场现存的其他外资品牌。
关键是大金还没有完全融入家用市场的主流渠道中。以商用出身的大金进入家用行业,对家用空调行业的市场游戏规则很陌生,完全套用商用空调的营销办法,并非上策。最终造成了大金在家用市场的发展很不平衡,目前仅在中心城市与沿海经济发达区域发展较快,但在很多中西部区域市场还处于空白。
要成为一个领导品牌,仅局限于部分区域市场显然是不行的。去年大金调整中国市场的营销架构布局,目的在于对优势市场的巩固,并加大对区域市场的细分和拓展力度。但能否成功,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三洋:等待整合再陷发展低迷
三洋空调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早,最初一直将中国作为生产制造基地,产品主要销往全球市场,留在国内市场的产品很有限。进入21世纪后,中国市场的发展使三洋将注意力转移中国,并全面发力,但收益甚微,一直处在市场边缘化的尴尬中。
原本三洋空调进入中国走的就是借助连锁卖场的道路,与苏宁组建销售公司。可市场实践证明,单一依靠家电连锁在中心城市还行,却无法深入到二级以下的市场区域,渠道单一令三洋停滞不前。随后,三洋开始与专业经销商合作,在全国一些区域进行专业渠道布局,但速度缓慢,增长后劲缺乏。
就在三洋摩拳擦掌准备在中国大干一番之际,2008年,松下电器与三洋电机的董事会批准了松下收购三洋的方案,完成收购后,三洋电机将并入松下旗下。但时至今日,还没有最终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三洋在中国市场基本上是维持现状,等待最终整合到来。因而,其表现也就没有太多的亮点值得关注。今后的三洋空调在中国市场是与松下如何整合,是单独运作市场?还是并入松下的渠道范围内?一切都得等到整合结果公布才会水落石出。但对于三洋而言,已经错过了发展的最佳黄金机会。
当然,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外资品牌不只有上述4家,还有像三菱重工、日立、三星、LG,都是进入中国市场多年的外资品牌。上述4家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在他们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因而,外资品牌如何顺应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定位与市场策略,就显得格外重要。
当前,国内品牌纷纷提出放弃生产二级以下能效的产品,可以说空调产业的产品与市场升级,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这对定位高端的外资品牌或许是一次实现突围的机会,还要看外资品牌如何选择与调整应对。